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政體組合及公民德性

  1. 卷一以家庭之角度為觀點,探討城邦組合之方式,並以家庭為焦點探討主奴關係,夫妻關係和父母子女的關係。因此亞里斯多德乃藉由探討每種關係之天性,及其應有的性質考察了三個因子。一、主奴之組合;其次、可稱為婚姻之組合;最後則是父母子女個別關係。除了以上三種考察的因子外,亞里斯多德以第四種因子「取得之技術」來探討每種關係之天性。在財富的累積工具上,可分為有生命與無生命;奴隸係有生命的工具乃用於活動,而非生產。亞里斯多德乃假定財產為家庭之ㄧ部分,同時財產之取得術亦為家庭管理之ㄧ部分;當這些必要條件不具備時,人便不可能生活的舒服,甚至無法生活。因為每一種範圍的技術要行使其機能,必須備有適當的工具,此原則亦適用於家庭管理之範圍。在城邦統治上,許多生物種類在出生時已經有顯著的分別,有的宜於做統治,有的宜於被統治;從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上,在無生命的事物運用時,靈魂以主人般的權力來統治身體並受心以及政治家或君主般的權力來統治慾望。從這方面來看,就是身體應受到靈魂統治。因此,我們不妨如此下結論,一切人們彼此間的差異正如身體與靈魂之差異,或動物與人之差異一樣,在城邦生活上他們都是在天性上為奴,應受主人統治的;但如果一個人變為另一個人的財產,又如果他在理性上僅了解他人而自己沒有理性,那麼,天性上就是奴隸。
  2. 卷二焦點乃集中在亞里斯多德在對理想國之批判上,以自然天性的出發點提出問題,對一種政治組合的份子所組合的程度如何。必須採取的是下列三種選擇方式;全體公民必須共有一切的東西;他們必不得共有任何東西;或他們必須共有一部分的東西,而不共有其他東西。共產公妻之制度,在亞里斯多德看來是一種困境,批評柏拉圖以此種共有為手段,以達到單體之目標,雖達成城邦內部的統一與一致,但只是造成城邦內部情感之淡薄。依其統一性之目標,推行至邏輯的極端,就會產生一個寡人的國家,而忽視了一國所必須的社會差別。在城邦財產共有的討論上,亞里斯多德批評,柏拉圖所述特殊的共產計畫並沒有解釋明白農人階級的地位,把他的計劃連繫於政治體系,不僅過於武斷且容易形成不滿。共產主義不能補救真正源於天性的缺點,而只是顯現出人性之邪惡。柏拉圖所提的立法試圖以統一性與共同的方式避免此種惡德之出現,在尋常政府體制下現有的惡德乃經低毀為缺乏一套共同的財產制度,甚至會發現那些共同財產而參與經營的人們,其實是水火不容的。在這樣人性的基礎上,所謂快樂之考慮(就像善的問題一樣)只是會導致惡德的不斷發生。
  3. 卷三焦點集中政體與公民權的關係上,我們要了解政體,須研究國家之性質;而為了了解國家之性質,我們就必須考察共同性之關係。在城邦的競爭過程中,以公民之德性企圖了解立法;設有一個人或若干人其德行和政治才能卓越遠非其他人所能比擬。倘若他們所受的待遇與其他人相比只是等量齊觀,那麼這群人就會感受到不公道;因為這樣一個人乃類似人們當中的一個神一樣。既然情形如此,法律之於一般人則必須限於那些在出生和能力上平等的人們;對於那些超凡入聖的人們,則不能用法律來加以制裁。政體與公民權之演進,乃在不同公民德性所導致的結果;因此,不論其為貴族制或君主制造成一個好的政體正如造成一個好人一樣,所採取的手段並無二致。因此我們就得探討好的生活之性質,因為那是公民生活之目標,亦是好的政體之目標。

關鍵字:城邦、共同性、公民

3 則留言:

  1. 本週作業仍是書摘整理,仍未抓到重點,仍未找到評述的高度與觀點。但文筆與過去各週極為明顯的不同,是該恭喜還是該停看聽?
    全盤修改的學期報告大綱呢?

    回覆刪除
  2. 如同老師所講的
    本週的文章比較順暢而且較能掌握到前後的邏輯性
    我想盡量不用太複雜的句型跟文法
    盡量用單純一點的方式去表達
    對讀者會比較有幫助

    就第一部份你分列了城邦的統治跟家庭的統治
    那兩者究竟是相同或不同?

    第二部份「忽視了一國所必須的社會差別」
    這是什麼意思,而又為何為一國所必須
    如果達成一致性就會不成城邦嗎?


    3.如果這些超凡的人不能用法律來制裁
    那我們該拿這些人怎麼辦

    回覆刪除
  3. 1.第三部份「而為了了解國家之性質,我們就必須考察共同性之關係」
    您的關鍵字也列出「共同性」,「共同性」指的是甚麼?

    2.學弟這週的文章在遣詞用字上較清楚,段落上有連結性,加油!

    回覆刪除